CopyQ簡單使用
日常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,部分場景需要在多個業務系統間複製粘貼內容。複製或者剪切等操作,內容都是存放在剪切板(英語:clipboard)中,每次只能存放一個內容,新內容會覆蓋舊內容。這種操作系統的默認行爲,有時候使用起來不夠方便,於是人們寫出了各種剪切板管理器,本文介紹CopyQ這個跨平臺軟件,在ubuntu系統下的簡單使用情況。
1. 下載安裝
ubuntu ppa:
sudo add-apt-repository ppa:hluk/copyq
sudo apt update
sudo apt install copyq
或者直接去github的releases頁面下載deb包安裝
2. 設置開機啓動和vi風格鍵盤
這個軟件是要常駐的纔行,所以要設置開機啓動。像fcitx輸入法框架,默認包含一個簡單剪切版功能,輸入法是必備,不用額外安裝軟件,思路還是很不錯的,但是功能沒有copyq豐富,如果是簡單使用幾個剪切板記錄,直接用fcitx即可。
vi風格導航鍵,就是下圖所示剪切板內容記錄中,可以用hjkl等按鍵移動,懂的都懂,手不離開鍵盤,效率高,鼠標抓多了,容易得鼠標手等疾病......
3. 在Gnome Settings設置觸發快捷鍵
4. 用d刪除選中的記錄
5. 問題
在使用的過程中,部分時候選中記錄後,Enter,原來的的待輸入軟件,部分情況會失去焦點,或者被放到後臺,確實有點惱人,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,影響不大,湊合用。
6. 另外
然使用剪切板,另外一個叫primary selection的概念不得不提下,Emac文檔裏面英文解釋如下:
Under the X Window System, there exists a primary selection containing the last stretch of text selected in an X application (usually by dragging the mouse). Typically, this text can be inserted into other X applications by mouse-2 clicks. The primary selection is separate from the clipboard. Its contents are more fragile; they are overwritten each time you select text with the mouse, whereas the clipboard is only overwritten by explicit cut or copy commands.
這個有別於clipboard,就是選中後,一般按鼠標中間粘貼,少一步操作,實測在Gnome wayland的環境下也可以工作,挺方便,兩者結合使用不衝突。
還有叫SECONDARY的,折騰不動了.....
版權申明:
- 本站內容全部為原創,未經授權請勿轉載(因轉載後排版往往錯亂、內容不可控、無法持續更新等);
- 非營利為目的,演繹本博客任何內容,請以'原文出處'或者'參考鏈接'等方式給出本站相關網頁地址(方便讀者)。